top of page

The END

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末日里_80828be41ce685e9b83da3d90dc5c7b6.png

​-  文案

 

 

你不記得自己是怎麼變成他們口中的「喪屍」的。

你只記得一場綠色的雨,帶著某種自然的氣息,下了三天三夜,你不小心淋到了皮膚,那晚便發起高燒。

但你還是醒著,你的思考跟感知被隔開了,所有的想法好像被裝在一個容器裡,無法傳遞到身體,進而對外界做出反應。兩者朦朧之間隔著一層霧氣。

然後你感覺到無窮的飢餓,對腐爛的肉與水果,那些活著的你反而沒什麼興趣。

人們把像你這樣的「人」隔在城牆外、放進孤島裡,或者醫院、實驗室,你被剖開,被肢解,但不太痛。

直到一年後的第二場綠色的雨。

這次下了更久,七天七夜,人類淋到雨以後有有少部份進化出了異能,大部份變成像你一樣的存在,但更有攻擊力,開始對新鮮的東西產生欲望——尤其是肉。你把汪汪亂叫的狗生吞活剝,血液流過喉嚨,你覺得自己「活」了過來。

人們把像你這樣的「東西」取名叫做喪屍。喪屍先是啃食其他喪屍,但很快意識到這不夠「新鮮」,於是闖進人類的城鎮,不偷、不搶,只是吃。

​被啃咬到的人,只要沒有完全死去,都會遭到感染,成為「喪屍」。

像你這樣的喪屍,淋到雨以後有少部份死了,大部份進化了。無法感受到疼痛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,爪牙尖銳,移動快速,僅憑著本能而行動。

你吃著愛人的屍體,腦中浮現一個想法,但那個想法很快被飢餓吞沒了。

「如果我是喪屍,你會信仰我嗎?」

「喔,不,是愛。」

​這一切都沒有口中的肉重要,你很快忘了自己在想什麼。

​​

還有三年後的第三場綠色的雨、十年後的蛇疫與紅水事件(B-Flood)。

末日(The END)就這樣來到這個世界。

​​

​​

​​

- 設定

末日並非單一事件引起,毀滅人類的,分別為三次大災害以及數次小規模災難。

以下僅列計三次大災害:

  • 三次大雨

三次大雨分別為末日曆1年、2年、5年的三場綠色大雨。

第一次大雨落下的時間持續三個日夜。期間被雨水觸碰到皮膚的人,會於當晚發燒,當中有八成化為「感染者」,二成死亡。研究表示,感染者的腦內活動基本上維持不變,但無法對感覺神經元傳入的刺激做出回應,且運動神經元無法針對腦內活動做出有效的反應。雖然仍保留膝下反射等反射性行為,但無法溝通、且不會感到疼痛。感染者喜食腐敗的肉類與水果。對人類無攻擊行為。

第二次大雨落下的時間持續七個日夜。

期間被雨水處碰到皮膚的人,同樣會發燒,當中有五成的人化為「喪屍」,二成死亡,三成的人進化出特殊的異能。異能者的現象無法解明。

期間被雨水觸碰到皮膚的感染者,有三成死亡,七成化為「喪屍」且比第一次淋到雨的喪屍更加強壯。喪屍與感染者相似,依舊保有一定程度的腦內活動,但無法表示、無法感知,但感染者原先對腐敗食物的興趣發生大幅度的轉變,轉為對新鮮食物的渴望。尤其是未經烹調的,新鮮的生肉。喪屍發展出攻擊行為,且因其對疼痛無反應的特性,需要喪屍有明顯致死現象(腦部無活動)才會停下反應。喪屍疑似有單獨產生能量的方式,可在長時間不進食的情況底下保留活動能力,且該情況具有感染性,遭到喪屍啃咬的生物,只要腦部保持活動,便會開始行動,尋找食物。

第三次下雨,所有喪屍對於生肉的欲望迅速減退,對腐爛食物的欲望亦未增加,但由於上述特性,喪屍僅降低活動量並不意味著死去。但不知出於何種原因,第三次下雨後,絕大多數喪屍皆拒絕活動。它們腦內的「杏仁核」有高強度的活動跡象,研究學者做出大膽的推測:喪屍對於第二次大雨後的行為感到內疚、恐懼與憂鬱。

第三次的雨對人類無明顯反應,至多產生頭暈、昏睡等症狀;異能者則失去異能。

雖然三次大雨對人類造成了無法估計的損失,但由於對腦部進行大量的研究,末日的科技於此時有了飛躍式的進步。

  • 蛇疫

蛇疫為末日曆12年發生,於世界各地發生多起遭不明生物咬傷的紀錄。

根據監視器與目擊者口述,該生物形似「環」型結構,為一咬著自己尾巴的蛇,蛇鬆口後立刻咬傷人類,隨後飛快竄出,消失於現場。

蛇疫傳播的方式並不明朗,可能透過飛沫傳播或空氣傳播。患者會開始啃食自身,直到失去行動能力、或失血過多死亡。

該疾病無法治癒。

  • 紅水事件(B-Flood)

末日曆17年,蛇疫尚未找到解決方式,便有多起地震與洪水災難。

17年的10月,太平洋海域因不明原因被「染紅」,其後數次海嘯,吞沒港口與多處沿海城市,怪異的是,海嘯並未退去,而是逐漸淹沒整個城鎮,向高處爬去。

觸碰到海水的人,或罹患癔症,或產生過敏現象,全身起紅疹、搔癢。

……可居住面積縮小造成的損害無疑是巨大的,其後延伸出飢荒、傳染病與金融市場的全面崩盤。

末日曆20年,紅水退去。

​​

​​​

​-  參考用角色設定表:∞

bottom of page